::: 最新消息公告 [ 瀏覽作業 ] :::
標題: 【全教總新聞稿】公教退撫條例修法 全教總:停止雙標、基金永續 返還年資補償金,落實公平正義
消息類型: 最新訊息公告、新聞稿
部門別: 文宣部 
最 新 消 息 內 文

 

公教退撫條例修法
全教總:停止雙標、基金永續
返還年資補償金,落實公平正義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日(11/05)開始審議公教退撫條例修法草案,聚焦停止降低所得替代率。全教總全力支持此次修法,保障公教人員退休生活,但這僅是政府履行雇主責任的第一步,要導正年改錯誤,更需要「核實撥補基金」、「返還年資補償金」等完整配套,方能落實公平正義,確保基金永續。全教總提出以下主張:
 
一、完整配套,停降替代率並同步撥補
有關停止下降公教人員退休所得替代率一案,全教總認為此舉有助保障公教人員退休生活,維護公職的穩定性與吸引力。但停降替代率之後,亦應同步要求政府編列財源挹注基金,唯有確保基金永續運作,才能兼顧現職與退休人員權益。
 
二、公平正義,修法返還年資補償金
「年資補償金」為民國84至85年間,軍公教退休制度由恩給制改為儲金制之配套措施。當時,任職前15年的給付由本俸5%調降為4%(本俸二倍 × 2%),為彌補此1%之差額,立法院制定「年資補償金」制度,明定於法律中,屬橫跨新舊制且舊制年資未滿15年之軍公教人員法定權利。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指出,補償金之性質為制度改革所生損失之補償,該款項由政府編列預算支應,與退撫基金財務無涉,且屬法定權利。政府當年設計此制度,旨在推動改革。然而,年金改革竟將與退撫基金無關之「年資補償金」取消,形同政府毀棄法律承諾,實為不當之舉。
為維護公教人員權益,全教總已提出返還年資補償金之修法版本,感謝賴士葆、柯志恩、陳玉珍等委員提出相關修正案。全教總呼籲朝野委員摒除成見,正視補償金立法沿革,支持修法返還年資補償金,以落實公平正義。
 
 
三、履行撥補承諾,政府應採十年撥補方案
根據最新退撫基金第9次精算報告,2023年新制實施後之財務缺口如下:
公務人員部分:
(1) 分10年撥補,每年201億元,合計2010億元。
(2) 分20年撥補,每年123億元,合計2460億元。
教育人員部分:
(1) 分10年撥補,每年136億元,合計1360億元。
(2) 分20年撥補,每年83億元,合計1660億元。
 
公教人員合計應撥補金額,20年方案需4120億元,10年方案僅需3370億元。10年撥補不僅較20年節省750億元,更有利基金財務穩定,但政府竟選擇總支出更高、不利財務永續之方案,令人不解。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強調,依最新精算,為維持退撫基金50年不枯竭,政府每年應撥補公務人員428億元、教育人員390億元,遠高於過去三年之撥補額度。若政府連新制缺口之撥補皆迴避,如何履行最終支付保證?全教總要求朝野黨團強力督促政府,務必於115年採取10年撥補方案,並持續撥補現行退撫基金,健全基金財務。
立法委員陳玉珍指出,民國84年設立的退撫制度補償金,原為平順改革、減少爭議而設,卻在2018年年金改革中遭取消,導致制度不公。她表示,現行制度下軍人仍可領取一次性補償金,但公務員與教師被排除;同為公教人員,2019年6月30日前退休者可領,之後退休者卻無法領,形成雙重標準,違反公平原則。
陳玉珍強調,她長期主張修正不公不義的年金改革,應回到立法院討論,恢復被錯殺的補償金制度,讓軍、公、教三方回歸一致標準,落實制度正義。她並指出,國考報考人數持續下降,顯示公務體系吸引力降低,若政府未提供穩定與公平的退休保障,將影響國家長遠治理與公共服務品質。
立法委員張智倫向行政院呼籲,政府應依銓敘部退撫基金管理局第9次精算結果,採取「10年撥補制」,以儘速健全基金財務結構;退撫基金不是一個冷冰冰的財務項目,它關係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晚年生活,也影響整個教育現場的未來動能。10年撥補,不只是財政選項,更是對教師世代的信任承諾,請民進黨政府別再拖延、別再空談,應立刻採行10年撥補方案,確保制度永續、教育安定、社會公平。
立法委員張啓楷指出,台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現行年改方案未將高齡家庭CPI納入,長者醫療與生活支出負擔更重,應檢討物價與通膨影響。他表示,年改削弱公務人員保障,報考人數自107年的47萬人降至113年不到30萬,教師證持有者進入學校任教比例也明顯下降。
張啓楷強調,年改不應造成「均貧」,而應維持合理退休保障。民眾黨團將提修正動議,要求114年後所得替代率不再降低,並在CPI累計成長達5%時檢討與調整給付,並呼籲政府依法撥補、維持基金績效,讓公教退休制度兼顧保障與尊嚴。
立法委員羅智強今日表示,公教人員的所得替代率改革已到了「不能再等待、不能再拖延」的時刻。他指出,民進黨政府長期以歧視態度對待軍公教人員,導致公職吸引力急遽下滑,國家人才正面臨崩盤危機。
羅智強提到,國民黨執政的馬英九時期,國考(高普考、初等)報考人數曾高達50萬人,如今卻驟降至僅12萬人,「從50萬掉到12萬,只能用『恐怖』來形容」。他質疑,如果公教待遇真如民進黨所說「優渥」,為何年輕人卻不再願意報考?
羅智強強調,公教人員長年配合國家財政需要,所得替代率已被多次下修,如今要求「不要再砍」只是最卑微的訴求。他更指出,民進黨口口聲聲以財政為由砍公教,卻能年年為勞保撥補,「這就是歧視、就是不公」。羅智強呼籲,民進黨政府應停止踐踏公教體系,重建社會對公務體系的信任與尊重。
立法委員徐巧芯表示支持公教人員年金停砍所得替代率,是維護制度公平與社會穩定的重要一步。公教人員長年以穩定薪資、奉公守法為代價,換取退休後的基本保障。年金連年被砍,不僅削弱公教士氣,更動搖政府信賴原則。恢復合理替代率,有助於重建公務倫理與公共服務意願,確保優秀人才願意投入體制,維持國家長治久安。
年金制度是保障受雇者退休生活的重要基礎,在高齡化與少子女化的趨勢下,包括勞保及公教退撫基金皆面臨系統性危機,政府應正視且嚴肅以對。全教總要求政府拿出積極撥補勞保的魄力,履行撥補退撫基金的法定義務,並呼籲朝野立委共同導正年改錯誤,修法返回年資補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