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公告 [ 瀏覽作業 ] :::
標題: 【全教總新聞稿】教師壓力倍增!校事會議制度變相鼓勵濫訴與小案大辦 全教總呼籲全面檢討與廢除
消息類型: 最新訊息公告、新聞稿
部門別: 文宣部 
最 新 消 息 內 文

 【新聞稿】                                           發稿日期:20251124

教師壓力倍增!校事會議制度變相鼓勵濫訴與小案大辦 全教總呼籲全面檢討與廢除

立法院今日(24)召開「解決教師荒-校事會議檢討及策進」公聽會,全教總與全教會派出代表與會並表達基層現場聲音。

全教總表示,立院早已排定今日辦理公聽會,但教育部卻在上週五(21)就搶先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及「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顯然是明顯藐視立法院收集民意的制度,也完全忽視基層對校事會議的意見。

全教總副秘書長楊逸飛表示,新修正的法案版本是徒增行政程序與調查報告,讓現場教師壓力倍增。楊逸飛表示,整個校事會議的系統,背後就是預設教師需要被監督、需要被審判,應該要廢除。

桃園市教師會理事長陳俊裕直指,校事會議已成「教師審判機器」,投訴被無限放大、教師安全感被壓到最低。全國近八成以上案件最後證明教師無過,卻仍被調查與貼標籤,形成扭曲的調查生態。批評教育部草案未解決任何結構性問題,要求政府正視制度失靈,盡速廢除校事會議,讓教育重回專業。

全教總陳葦芸理事明白指出,應該要廢除校事會議制度。因為制度造成現場連鼓勵學生都會害怕被投訴,調查門檻低,修改後的版本更是加劇小案大辦、情緒性濫訴,連同考核都必須受到更多的調查,也未能抑止無成本檢舉。尤有甚者,一些小案也被教育局來回指導、退調查報告,讓老師受盡折磨。

全國教師會李雅文理事則表達,教育部根本沒有邀請全國教師會與基層教師先行商量就直接發布草案內容,除了忽視基層聲音,更是明顯違反「教師法」第51條規定。根據相關資料校事會議最後解聘的僅有3.3%,其行政成本和副作用已經是弊大於利,對於清白老師在調查過程當中的損失,也沒有合理的補償機制。李雅文重申,我們要廢除的是校事會議而非不處理不適任教師。

屏東縣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郭瑋真說,校事會議可以說是成為了校園絞肉機,讓不少老師成為制度下的肉末悲劇,現場對於校事會議已經非常恐慌,這四個字幾乎已成官方壓迫的代名詞。校事會議的副作用不僅只於受調查的當事人,行政作業的負擔也拖累其他教育人員。所有的制度起源都是好意,但制度一旦失控,當然就需要廢除。

最後,全教總也要再次澄清,校事會議相關制度是教育部根據108年「教師法」授權所衍生的子法—「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據以設計的產物。全教總()當年力推的教學專業審查會,源出「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審查會組成及運作辦法」,是協助學校處理教師教學不力問題,包含調查與輔導機制,兩者法源不同、設計精神不同。可惜的是,今日全教產現場發言者再次對全教總潑髒水,甚至替教育部緩頰,真是失能教師團體!

全教總重申有關涉及評斷教師教學專業的系統,其設計宗旨應是透過專業調查、輔導與審查機制,精準有效地淘汰極少數的不適任教師或教學不力者。此項機制絕不應成為「無差別轟炸」,以粗糙或過度簡化的標準,造成多數恪盡職守的教師無辜受到波及或專業自主權受損。因此,全教總主張應該廢除現行校事會議制度,以避免其持續傷害教育現場的親師關係與專業環境。

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