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公告 [ 瀏覽作業 ] :::
標題: 【全教總新聞稿】平平是勞工,五一放假差很大 全教總要求停止一國兩制、分化勞工
消息類型: 最新訊息公告、新聞稿
部門別: 文宣部 
最 新 消 息 內 文
【新聞稿】                           發稿日期:2022年5月12日
平平是勞工,五一放假差很大
全教總要求停止一國兩制、分化勞工
2022年五一適逢星期日,適用勞基法的「勞工」在隔天(5/2、星期一)補假一天,但不適用勞基法的「勞工」沒有放假,只能繼續上班;2023年的勞動節剛好是星期一,同樣有三天連假,但也與今年一樣,台灣的勞工再被錯誤分為兩類:適用勞基法的「勞工」五一放假一天,不適用勞基法的「勞工」繼續上班,而這樣錯亂的一國兩制,已經持續數十年,如果不修正,往後每年的五一還會繼續出現。
長期以來,此一顯而易見的錯誤影響極其惡劣與深遠:
一方面,台灣的受僱者被硬生生分化成「勞工」與「非勞工」,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全世界有近百個國家於這一天全國放假,我國卻自成一格,只有適用勞基法的「勞工」放假,其他則不放假的模式,把「適用勞基法的勞工」當成一種特殊行業。影響所及,明明同為「受僱用,從事工作獲取工資」的公務員、教師、受僱醫師、保姆、私人駕駛、個人看護……等等,成了「非勞工」或「特種勞工」,其中隱含的分化或歧視,完全違背勞動節的意義,恰恰是貶抑勞工的作法。
一方面,這樣錯亂的放假模式,更造成職場與民眾生活的不便,依台灣的五一放假模式,勞動節當天有上千萬勞工放假,卻有近百萬受僱者沒有放假,這種不一致確實對許多受僱者造成困擾。諸如:父母放假,子女上課;或子女的托兒所、幼兒園放假,父母卻要上班等。而在公務機關與學校,更造成同一個辦公場地,公務員、教師不放假,但適用勞基法的工友、臨時人員、派遣人員放假,諸如此類紛擾,實不勝枚舉。
五一是國際勞動節,理應比照世界各國將勞動節定為國定假日,全國放假一天,國民一同紀念勞動節、彰顯勞動神聖的價值,台灣社會已進步到可以徹底解決五一放假爭議的時候,此刻,離2023勞動節幾乎還有整整一年,足夠行政部門完成「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之修正,全教總再次要求內政部儘快面對錯誤並啟動修法作業,將勞動節改為全國放假一日,並自明年勞動節起實施,還全國勞動者一個遲來的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