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公告 [ 瀏覽作業 ] :::
標題: 【全教會112學測評論】社會科初步評論
消息類型: 最新訊息公告、新聞稿
部門別: 高中職 
最 新 消 息 內 文

全教會112大學學科能力測驗試題評論【社會科】評論教師群,提供初步評論如下:

 

社會科整體特色:

SDGs為命題主流,地圖成搶分關鍵,著重知識點與生活經驗相結合,探究與實作並行。】

一、議題與生活結合

地理:試題命題創新,且融入SDGs新興議題進行命題,例如36-37(氣候行動)42(災害應變、永續城鎮與社區)50-51(陸域生態)52-54(性別平權)63-65(終止饑餓)

歷史:著重人群的交流與移動,與社會階層的形成與互動兩大議題,以社會史、經濟史作為命題切入點,也較容易與生活相結合。

公民:以生活中常見法令政策,制度與社會現象作為素材,以基礎的政治經濟法律與社會知識與題目相呼應,例如租金補貼對租屋決策影響,開放萊豬對豬肉市場的潛在影響等.

 

二、圖表判讀分析能力的應用

地理:運用各種地圖形式的判斷進行解題,包括衛星影像、流線圖,等高線圖、統計圖的繪製等,例如32-3336-3742-4550-5155-5657-5960-62

歷史:強調地圖與文獻資料的結合,學生必須以課本知識點為基礎,配合閱讀素養,生活議題的關心,方能作答得心應手。

公民:學生需判讀圖表資料判斷現象,例如4,22,也要求學生能繪製經濟模型來呈現題幹中關於全球糧食不足的問題.

 

三、合科創新

題組題與混合題,緊扣時事,如中國與大洋洲的經貿互動。西班牙流感、玉山的名稱由來、全球飢餓問題,都是嶄新的題目,也符合SDGs 的關注議題

 

採訪聯繫人:

地理科召集人:臺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江裕民老師 0910-945-049

歷史科召集人:桃園市立桃園高級中等學校黃正楷老師 0935-338-392

公民科召集人:臺北市立內湖高級中學陳昺泰老師 0932-283-064


分科評論內容:

※地理※

SDGs為命題主流,地圖成搶分關鍵

一、試題難易度較去年難,符合領綱,預估分數可能較去年下降。

 

二、整體試題特色:

()運用各種地圖形式的判斷進行解題,包括衛星影像、流線圖,等高線圖、統計圖的繪製等,例如:第32-3336-3742-4550-5155-5657-5960-62題。

()命題創新,且融入SDGs新興議題進行命題,如第36-37(氣候行動)42(災害應變、永續城鎮與社區)50-51(陸域生態)52-54(性別平權)63-65(終止饑餓)題;其中,第62題要求學生以分級符號方式繪製「流感死亡人數」的統計地圖,並繪製圖例,相當創新。

()強調數篇文獻資料的閱讀判斷,題幹提示成解題關鍵,得以歸納出答案,如第32-3352-5457-59題。

()強調地圖與文本的判斷與應用能力,如第32-3342-4557-5960-62題。

()有扣緊時事,如21題提到2022年中與太平洋的索羅門群島島國起草一份安全協議,中國將在索國設立軍事基地,因此引發澳大利亞的緊張。

()跨科整合:第56題以歷史的資料在地圖上畫出明代東洋與西洋的分界線。

 

三、混合題型配分約為19分,除了單選題外,亦包括問答/圖示,如第62題,運用分級符號繪製流感死亡人數的統計地圖。整體型設計恰當。

 

地理科評論老師:臺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江裕民老師、桃園市立平鎮高級中等學校陳雅蓮老師、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周岳虹老師、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叢志偉老師

 

※歷史※

【側重社會經濟史,強調課程知識點的應用,結合生活實踐】

一、此次命題著重人群的交流與移動,與社會階層的形成與互動兩大議題,政治史的比重下降,以社會史、經濟史作為命題切入點,也較容易與生活相結合。

 

二、合科題主題明確,出題側重以主題出發,著重測出考生對於知識點的理解與應用,圖表解讀能力,學生必須以課本知識點為基礎,配合閱讀素養,生活議題的關心,方能作答得心應手。

 

三、跨科整合較去年佳,例如第61題提到西班牙流感。(結合地理與歷史)

 

四、在探究實作方面,仍然強調論據結合,重視擷取資料,形成論述的能力,如第31-32題提及戶籍探究的應用。

 

五、試題難易度較去年易,符合領綱,整體試題較過往多生活化題型。

 

六、混合題型配分約為18分,整體型設計恰當。

 

歷史科評論老師: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邱俊明老師、桃園市立壽山高級中等學校蘇健倫老師、國立員林高級中學王偲宇老師、桃園市立桃園高級中等學校黃正楷老師、臺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夏繪閔老師、國立基隆高級中學盧慧芳老師、臺北市立南湖高級中學陳正宜老師、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游振明老師

 

※公民與社會※

強調概念理解,題組跨史地公整合,難易適中

 

一、試題難易度較去年易,符合領綱,預估分數可能較去年上升。

 

二、本年度試題特色為:著重大觀念,強調生活情境的分析,較少細部知識的測驗。

()扣緊時事:第4題提到租金補貼對於人民租屋決策的影響,雖然此題為公司補助租金,但與111年底政府擴大租金補貼政策對人民租屋決策有些許關聯。

()跨科整合:第63-65題以全球糧食與飢餓的議題,測驗了漠南非洲飢餓盛行的歷史背景。

()創新度高:第22題提到以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日本進行貿易的背景,測驗學生對於經濟學供需理論、國內生產毛額的觀念,題目類型與情境素材偏向歷史領域,但答題核心觀念為公民領域的經濟學知識。

 

三、混合題型配分約為23分,除了單選題外,亦包括問答題、繪圖題、摘述題,例如第65題提到全球小麥及其他糧食生產與消費組合,運用生產可能曲線(PPC)的經濟學模型,來呈現全球糧食危及現象如何表現在PPC上。

 

四、探究與實作題型,如第60-62題以西班牙流感的歷史事件,測驗學生對於媒體產製與傳播的觀念,測驗學生對於史料運用與佐證的能力,最終學生必須以分級符號繪製統計地圖。

 

公民科評論老師: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蕭玉琴老師、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賴柷宏老師、桃園市立平鎮高級中等學校曾露瑤老師、新北市金陵女子高級中學張孝評老師、臺北市立內湖高級中學陳昺泰老師、新北市立三重高級中學林其良老師、新北市立清水高級中學呂仁傑老師

 

以上提供參考。謝謝!